李商隐简介
-
李商隐所在朝代:唐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夜雨寄北
- 霜月
- 锦瑟
- 无题二首
- 无题二首
- 风雨
-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 流莺
- 嫦娥
- 乐游原/登乐游原
- 代赠
- 无题(一云阳城)
-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 代赠二首·其一
- 隋宫/隋堤
- 晚晴
- 隋宫守岁
-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 无题
- 隋宫
- 无题四首
- 无题
- 无题
- 代赠二首
- 无题
-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 无题·八岁偷照镜
- 北青萝
- 即日
- 青陵台
-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 华师
- 凤
- 公子
-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时二公从事商隐座主府)
- 初食笋呈座中
- 寄远
- 陈后宫
- 谢书
- 杜工部蜀中离席
- 宫辞
- 龙池
- 凉思
- 嘲樱桃
-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
- 曼倩辞
- 景阳宫井双桐
- 赋得月照冰池
- 江上忆严五广休(一本入集外诗)
- 柳枝五首
-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 送从翁东川弘农尚书幕
-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石榴
- 李花
- 菊花
-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
- 有感
- 春雨
- 茂陵
- 天津西望
-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 韦蟾(一作寄怀韦蟾)
- 蝶
- 夜意
-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
-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 镜槛
- 送郑大台文南觐(郑畋)
- 旧顿(顿,宿食处也。天子行幸住宿处,亦曰顿)
- 代董秀才却扇
- 骊山有感
- 日日
- 残花
- 歌舞
- 同学彭道士参寥
-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
- 代贵公主
- 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
- 谒山
- 戏题友人壁
- 赠子直花下(令狐绹字子直)
- 李卫公(德裕)
- 韦蟾(一作寄怀韦蟾)
- 七夕偶题
- 幽居冬暮
- 花下醉
-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 滞雨
- 戏赠张书记
- 幽人
- 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因寄一绝
-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
- 九月於东逢雪
- 僧院牡丹
- 登霍山驿楼
- 寄和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
- 喜雪
- 河内诗二首
- 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
-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
- 烧香曲
-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 李贺小传
- 重过圣女祠
- 蝉
- 街西池馆
- 浑河中
- 饮席戏赠同舍
- 忆梅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哭刘蕡
- 柳下暗记
- 柳
- 碧城三首
- 辛未七夕
- 壬申七夕
- 杏花
- 袜
- 题汉祖庙
- 临发崇让宅紫薇
- 深宫
- 镜槛
-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
- 旧顿(顿,宿食处也。天子行幸住宿处,亦曰顿)
- 骊山有感
- 海上
- 同学彭道士参寥
- 过华清内厩门
- 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
- 寄远
- 旧将军
- 赠子直花下(令狐绹字子直)
- 向晚
- 因书
-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
- 南朝
-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 关门柳
-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门下
-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 安定城楼
- 相思(一作相思树上)
- 天涯
- 有感
- 乱石
- 早起
- 海上
- 白云夫旧居
-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 故驿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
- 赠句芒神
-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
- 假日
- 王昭君
- 旧将军
- 所居
- 乐游原
- 春游
- 题郑大有隐居
- 自贶
- 蝶
- 县中恼饮席
- 射鱼曲
- 海上谣
-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
- 月
- 过故崔兖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因寄旧僚杜赵李三掾
- 送阿龟归华
- 寓兴
- 东南
-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
- 寓目
-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写真存焉
-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 水斋
-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 和人题真娘墓(真娘吴中乐妓墓在虎丘山下寺中)
- 燕台四首。春
- 燕台四首。秋
- 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
- 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
-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游旧。残雪
-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于此县寄居
-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杜悰)
-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 井泥四十韵
-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
- 垂柳
-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
- 木兰花
- 句
- 观灯乐行
- 相和歌辞。王昭君
-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
- 人欲
- 哭刘司户二首
- 柳
- 咸阳
- 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 赠柳
- 北禽
- 韩碑
- 梦泽
-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 寄令狐郎中
- 荆门西下
- 韩翃舍人即事
- 公子
- 妓席
- 少年
- 药转
- 筹笔驿
- 咏史二首·其二
- 三月十日流杯亭
- 留赠畏之
- 对雪二首
- 蜂
- 明神
- 端居
- 拟沈下贤
-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 咏史二首·其一
- 华清宫
-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
-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 灞岸
-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
-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 莫愁
- 宫妓
- 楚吟
- 柳
-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 过景陵
- 酬别令狐补阙
- 银河吹笙
- 夕阳楼
- 楚宫
-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 寄裴衡
- 一片
- 四皓庙
- 代董秀才却扇
- 乱石
- 过楚宫
-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汾宁宅
-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 赠从兄阆之
- 吴宫
-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
-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
- 丹丘
- 小桃园
-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
- 代贵公主
- 房中曲
- 访人不遇留别馆
-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 池边
- 贾生
- 寄恼韩同年二首(时韩住萧洞)
- 谒山
- 钧天
- 戏题友人壁
- 假日
- 曼倩辞
- 高松
- 访秋
- 思归
- 献寄旧府开封公(开封公,令狐楚也)
- 春游
- 细雨
- 商於新开路
- 自贶
- 县中恼饮席
- 漫成五章
- 李夫人三首
- 景阳宫井双桐
- 春宵自遣
-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 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
- 东阿王
- 过景陵
- 板桥晓别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 鸳鸯
-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 明禅师院酬从兄见寄
- 武夷山
-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 四皓庙
- 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轮所)
- 即目
- 风
- 喜舍弟羲叟及第上礼部魏公
- 别智玄法师
- 赠孙绮新及第
- 过楚宫
-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郭汾宁宅
-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 天津西望
- 西亭
- 昨夜
- 海客
- 寄蜀客
- 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
- 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
- 细雨
-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
- 到秋
- 过华清内厩门
- 乐游原
- 丹丘
- 房君珊瑚散
-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 樱桃花下
- 槿花
-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
- 效徐陵体赠更衣
- 又效江南曲
-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 访人不遇留别馆
- 井络
- 写意
- 随师东
-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 池边
-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
- 钧天
- 失猿
- 访秋
- 小园独酌
- 献寄旧府开封公(开封公,令狐楚也)
- 离席
- 商於新开路
- 夜饮
- 江上
- 鸾凤
- 夜意
- 闲游
- 日高
- 李夫人三首
- 秋日晚思
-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 过姚孝子庐偶书
-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 寒食行次冷泉驿
- 戏题赠稷山驿吏王全
-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 偶题二首
- 夜冷
- 城外
- 念远
- 微雨
- 曲江
- 景阳井
- 咏云
- 效长吉
- 柳
- 四皓庙
- 九日
- 高花
- 嘲桃
-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 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
- 访隐
- 赋得桃李无言
- 题小松
- 过故府中武威公交城旧庄感事(武威公王茂元也)
-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 人日即事
- 春日寄怀
- 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 燕台四首。夏
-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萧浣)
-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
-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 骄儿诗
- 夜思(以下续新添诗)
- 春深脱衣
- 如有
- 寓怀
- 木兰
- 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
-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
-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卢钧)
- 安平公诗(故赠尚书韩氏)
- 龙丘途中
- 相和歌辞。江南曲
- 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 杂曲歌辞。杨柳枝
- 寄罗劭兴
- 自喜
- 题僧壁
- 商於
- 华山题王母祠
- 楚泽
-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 潭州
- 送崔珏往西川
- 桂林
- 属疾
- 明日
- 西溪
- 谑柳
- 初起
- 石城
- 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 离思
- 赠歌妓二首
- 寄令狐学士
- 酬令狐郎中见寄
- 漫成三首
- 槿花二首
- 碧瓦
- 蝶
-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 子初全溪作
-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 玄微先生
- 岳阳楼
- 岳阳楼
- 二月二日
- 屏风
- 春日
- 武侯庙古柏
- 风
- 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 少将
- 赠白道者(一作咏史第二首)
- 汉宫词
- 蝶三首
- 落花
- 月
- 赠宗鲁筇竹杖
- 垂柳
- 代应二首
- 破镜
- 赠庾十二朱版
-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 为有
- 赋得鸡
- 夜半
- 玉山
- 张恶子庙
- 雨
- 牡丹
- 北楼
- 蝶
- 代魏宫私赠
- 百果嘲樱桃
- 樱桃答
- 晓坐(一云后閤)
- 日射
- 题鹅
- 齐宫词
-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 春风
- 蜀桐
- 汉宫
- 判春
- 促漏
- 江东
- 读任彦升碑
- 五松驿
- 马嵬二首
- 可叹
- 别薛岩宾
- 富平少侯
- 肠
- 晓起
- 闺情
- 月夕
- 灯
- 寄永道士
- 荆山
- 次陕州先寄源从事
- 过郑广文旧居(郑虔)
-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 梦令狐学士
- 圣女祠
- 独居有怀
-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门下
-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
- 和友人戏赠二首(一作和令狐八戏题)
-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 重有感
- 寿安公主出降
- 中元作
- 鸳鸯
- 淮阳路
-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
-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时二公从事商隐座主府)
- 西南行却寄相送者
- 利州江潭作(感孕金轮所)
- 风
- 洞庭鱼
- 别智玄法师
- 赠孙绮新及第
-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
- 日日
- 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 即目
- 圣女祠
- 残花
- 忆住一师
- 昨夜
- 早起
- 寄蜀客
- 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
- 到秋
- 乐游原
- 赠荷花
- 房君珊瑚散
- 凤
-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 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
- 昨日
- 樱桃花下
- 故驿迎吊故桂府常侍有感
- 槿花
- 暮秋独游曲江
- 赠句芒神
- 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
- 齐梁晴云
- 效徐陵体赠更衣
- 又效江南曲
- 赠郑谠处士
- 子初郊墅
- 写意
- 随师东
- 失猿
- 王昭君
- 所居
- 昭州
- 哭刘司户蕡
- 裴明府居止
-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 陈后宫
- 乐游原
- 小园独酌
- 离席
- 俳谐
- 题郑大有隐居
- 夜饮
- 鸾凤
- 李卫公(德裕)
- 题李上谟壁
- 江村题壁
- 即日
- 射鱼曲
- 日高
- 宫中曲
- 海上谣
- 赋得月照冰池
-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
- 寄华岳孙逸人
- 圣女祠
- 临发崇让宅紫薇
-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 酬别令狐补阙
- 银河吹笙
-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
- 寿安公主出降
- 宿晋昌亭闻惊禽
- 寄裴衡
- 即日
- 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
- 迎寄韩鲁州(瞻同年)
- 一片
-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 代秘书赠弘文馆诸校书
- 泪
- 即目
- 圣女祠
- 赠从兄阆之
- 小桃园
- 梓州罢吟寄同舍
- 昨日
- 齐梁晴云
-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 赠郑谠处士
- 复至裴明府所居
- 览古
- 子初郊墅
- 当句有对
- 宋玉
- 高松
- 昭州
- 裴明府居止
-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 思归
- 向晚
- 俳谐
- 细雨
- 因书
-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 题李上谟壁
- 江村题壁
- 即日
- 漫成五章
- 宫中曲
-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 寄华岳孙逸人
- 赠赵协律皙
- 摇落
- 正月崇让宅
- 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
- 夜出西溪
-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
- 送丰都李尉
- 归来
- 子直晋昌李花(得分字)
- 赠田叟
-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 燕台四首。冬
- 四年…遂作忆雪又作残雪诗各一百言以寄情于游旧。忆雪
- 河阳诗
-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咏叹不足之义也
- 思贤顿(即望贤宫也)
- 有怀在蒙飞卿
- 城上
- 朱槿花二首
- 拟意
- 晋昌晚归马上赠
- 清夜怨
- 马嵬·其二
- 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
- 崔处士
- 归墅
-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 华清宫(天宝六载,改骊山温泉宫曰华清宫)
- 赠刘司户(蕡)
- 北齐二首
- 南朝
- 复京
- 鄠杜马上念汉书(一云五陵怀古)
- 巴江柳
-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 听鼓
- 楚宫
- 柳
- 杜司勋(牧)
- 西溪
-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 越燕二首
-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 桂林路中作
-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 曲池
- 席上作
-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 代元城吴令暗为答
- 牡丹
- 一片
- 东还
- 荷花
- 送臻师二首
- 七夕
- 赠宇文中丞
- 清河
- 追代卢家人嘲堂内
- 代应
- 华州周大夫宴席
- 涉洛川
- 瑶池
- 寄在朝郑曹独孤李四同年
- 东阿王
-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 野菊(又见《孙逖集》,题作咏楼前海石榴)
- 过伊仆射旧宅
- 关门柳
-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 闻歌
-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 有感二首(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二诗纪甘露之变)
- 宿晋昌亭闻惊禽
- 即日
- 武夷山
- 郑州献从叔舍人褎
- 即目
- 相思(一作相思树上)
- 送郑大台文南觐(郑畋)
- 哀筝
-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 有感
- 泪
- 西亭
- 海客
- 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
- 细雨
- 歌舞
- 白云夫旧居
- 华师
- 嘲樱桃
- 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一作代公主答)
- 梓州罢吟寄同舍
- 复至裴明府所居
- 览古
- 汉南书事
- 当句有对
- 井络
- 宋玉
- 江上
- 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
- 闲游
- 秋日晚思
- 七夕偶题
-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 过姚孝子庐偶书
- 寒食行次冷泉驿
- 独居有怀
- 野菊(又见《孙逖集》,题作咏楼前海石榴)
- 过伊仆射旧宅
- 闻歌
- 楚宫二首(后首一作天水闲话旧事)
- 深宫
- 淮阳路
- 洞庭鱼
- 哀筝
-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 汉南书事
- 怀求古翁
-
生平
作者:佚名
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邠国公杜悰的表兄弟。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下辖沁阳市、博爱县),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有《李义山诗集》。出身家世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2]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治今陕西富平西北)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今属河南)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治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今属河南)县令。生卒年考
商隐生年,冯浩主元和八年(813年)说,张采田主元和七年(812年)说。这是当今学者通常采用的说法。大部分学者赞成的是冯浩说,其最主要的是文选《上崔华州书》所云:“中丞阁下:余生二十五年矣。”冯浩题注曰:“开成元年十二月,《纪》以中书舍人崔龟从为华州防御使,例兼御史中丞宪衔,固有中丞阁下之称。”书上于开成二年(837年)春初,诗人二十五岁。以此上推商隐生于元和八年。至于卒年,关涉诗人晚年行踪和创作,尤须一辨。早年生活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在这一时期(大和四年,公元830年)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应举之路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有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步入仕途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泾县北)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李商隐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5-6]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开成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不过,他并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王晏媄。他们婚后的感情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氏是一位秀丽温和体贴的妻子。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但有一定的发展机会。没过多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使以后发展受到影响。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他因为替死囚减刑(“活狱”)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孙简很可能以某种不留情面的态度对待李商隐,使他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工作,不久(开成五年,840年)就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闲居时期
辞去了弘农县尉,李商隐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于武宗会昌二年(842年)设法又回到秘书省任职。这一次,他的职位(“正字”)品阶比之前的(“校书郎”)还低。即便如此,李商隐毕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唐代,大家普遍认为在京城里的任职会比外派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升迁,而李商隐所在的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对李商隐而言,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这位精干的政治家几乎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然而,命运似乎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不到一年,他的母亲去世。他必须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他闲居在家的三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会昌三年(843年),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藩镇叛乱时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幕府游历
会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此时,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传言他是由于长期服用道士进献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宣宗李忱即位,他反对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厌恶李德裕。因此,几乎整个会昌六年(846年),都持续新一轮政治清洗,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这一年,李商隐在秘书省任正字。35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李衮师),他的堂弟李羲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这两个好消息大概只能让他兴奋一时。由于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纲领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绹等人视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党的胜利。尽管他的职位几乎低得不值得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但仍然可以想象他的郁闷心情。因此,当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他往赴桂林任职时,他几乎没有犹豫。[6] 从太和三年(829年)受聘于当时的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开始,李商隐多次进入地方官员的运作机构中担任幕僚的角色。事实上,他身为幕僚的经历比正式任职于朝廷的时间更长。不过,在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之前,他似乎一直将这样的经历作为过渡。对于在政治上颇有抱负的李商隐来说,这种经验非常重要,既是他历练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积累社会关系的途径。不过,毕竟只是为日后的大展宏图而进行的准备活动。从时间上看,以往每一次的工作经验几乎都在数月之内,变动频繁,而且一旦有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就会立即辞去幕府的工作。而这一次,李商隐作为郑亚的幕僚前往桂林时,他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仕途已近末路。在之后的10年间,他将在幕府游历中逐渐耗尽所有的政治热情。
大中元年三月,李商隐告别家人,随郑亚出发,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行程,来到距京城大约5000里以外的南方。郑亚的这次南迁,是牛党清洗计划的一部分。李商隐愿意主动跟从一位被贬斥的官员,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党。另一方面,也显示对自己的升迁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大中二年秋,他回到京城长安。据说,他在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0年之前,他正好也是一个相当的职位(弘农县尉)。
李商隐担任盩厔尉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此时,与大中元年他在秘书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职,渺茫的前途,落寞之余,期盼着出现变化。大中三年九月,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卢弘止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止仅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夕阳晚景
大中五年,李商隐经历的另一次重大打击,是他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可以想象,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他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家庭的巨大变故并没有给李商隐很长的时间去体验痛苦。
这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他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于十一月入川赴职。他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了四年,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他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他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了。
大中九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大中十三年秋冬,李商隐在家乡病故。墓葬祖籍
《全唐文·李商隐》载《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安阳君年十九,一举中进士第,……始命於安阳,年二十九弃代,祔葬於怀州雍店之东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覃怀志·陵墓》:“唐李商隐墓:文集内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不可考。”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陵墓》:唐李商隐墓在城东(按《文集》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考在清化北山下。)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古迹志》:“河内不应有商隐墓,旧志云在城东者非也。”但是,该志对李商隐的高祖、曾祖墓记载颇详:“唐李既济墓:李商隐之高祖也,商隐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云曾祖安阳君祔葬於怀州雍店之东原先大夫故美原令之左次。美原讳某,字既济,其墓长乐贾至为之铭。”“李叔恒墓,商隐之曾祖即所谓安阳君也,旧唐书云,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义山文集作叔洪。”民国二十六年《沁阳县志·陵墓》:李商隐墓相传在城东。清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河内县古迹图》将李义山墓标记在河内城以东, 朱沟支渠以西, 沁阳以南的范围内, 离城仅数里。且《河内古籍图》中所标的李商隐墓位置也是似是而非。能够证明其似是而非的,是该志和李商隐墓标在同一平行线的沁园的位置。查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古迹》关于沁园的记载:“沁园在府城东北三十里沁水北岸,金时官僚宴游之地,有石图本尚存。”既然沁园在府城东北三十里,为什么画在城东几里的地方?如若按照该志所画沁园的位置的比例推论李商隐墓的位置,也应在离县城三十里的雍店之东原。如此说来,文献对李商隐墓准确的记载,应当是“雍店之东原”和“清化北山下。”。
关于李商隐的墓葬地点,还有两种说法。一处位于沁阳市山王庄镇庙后村,另一处位于荥阳市豫龙镇苜蓿洼村南。前者是李商隐的原籍所在地,后者是其祖辈迁居所至的家乡。由于李商隐晚年生活的资料稀少,他死亡和埋葬的地点还没有定论。
沁阳李商隐墓的文献依据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河内县志》的古迹图和乾隆年间的《河内通志·陵墓》里的相关内容。《河内县志》里标示出了“李义山墓”的所在地。《河内通志·陵墓》明确记载:“李商隐墓,在府城东。文集内云祖茔在怀州东郊,今不可考。”
当地政府于1987年1月7日宣布李商隐墓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8年、2001年两次对墓地进行了整修。现墓冢区四周砌围墙,整个平面呈方形,边长9米,周围以青石砌筑平台,台上筑盝顶形封丘,前树墓碑,碑首雕作盘龙,碑身正面正中篆书“唐故李商隐之墓”,碑阴上部刻李商隐生平简介,下部刻清康熙三十二年《河内县志》内的古迹图。四周铺设方砖,植松柏。唐代李商隐爱妻《王晏媄墓》埋葬同墓园。荥阳的李商隐墓没有成形的墓园,荒冢距离位于苜蓿湾村南200米左右的农田里。据荥阳政府网站的介绍,墓冢高约4.2米,东西长约10.4米,南北宽约10.6米。没有墓碑,荒冢上遍布枯木和野草。现为郑州市和荥阳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庙后村明洪武年间,川籍移民周明彦创建村落,因村前有个小土孤埠,故名独埠周家。清咸丰年间,孙、李、姜等姓陆续迁入,并在土埠上修筑庙宇,故易名庙后。1925的庙后、刘家疃、小宁家三村为一村,统称庙后。清咸丰年间迁入的李姓怎么会于李商隐有关系?人品辩诬
作者:佚名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晚唐前期。社会病态纷呈,矛盾重重。李商隐出生于一个小官宦之家。少年丧父,他协助母亲千里迢迢带着父亲的灵柩归里。弱小孤男,撑持门面,佣书贩舂,备尝艰辛。家境困厄,不费学业,16岁即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间,先得白居易赏识,再得令狐楚知遇,对其培植奖掖。然科场不公,五考方得一第;官场污浊,十年不离青袍。就婚王氏夫妻恩爱情笃,却给仕途带来厄运,致使终生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说不清,道不明,受尽夹板气。虽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致使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李商隐就生活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大环境中,本人又遭逢种种不幸。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一直在拼命抗争。他的精美绝伦的诗文便是抗争与控诉的记录。他是一个至情至性,重情重义,很有骨气的正人君子,绝非是势利轻浮不讲信义的轻薄小人。只要认真考察几件事,便可以真正理解李商隐的政治品质和生活品质,而正是这两个方面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
先说政治品质。此方面之关节点则在于所谓的“去牛就李”的问题。李商隐受知于令狐楚,令狐父子对李商隐有恩,这是毫无疑问的。令狐楚终生都非常器重爱护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临死时还将写《遗表》的任务交给他,可谓知遇至深。然终商隐之世,观其所有诗文,对令狐楚始终充满着感激之情,绝无半字微词。无论是从史传所载还是从商隐诗文内证来看,商隐平生未作一件有负令狐家之事,何背恩之有?就婚王氏,纯属个人婚姻选择问题,王茂元当时亦非朝廷要员,其实也没有明显的党派倾向,又何能谈得上“去牛就李”?
当两党激烈斗争之时,每当发生大的人事关系变动,李商隐没有一次趋炎附势去攀附得势者。相反,他总是同情那些失势被整之人。牛党中的萧浣,杨嗣复被贬时,他曾前往贬所探望。会昌年间令狐綯失势时,李商隐与他的交往反而密切一些。李德裕被贬之时,李商隐毫无顾忌地为其《会昌一品集》作序,对其政绩人品给予崇高的评价,为一个被当政者严密监视下的下台宰相大唱赞歌,这需要不凡的胆识和气魄。仅此一点,便可看出商隐具有坚持正义,守正不阿,同情弱者,不依附权贵的宝贵品格。晚唐社会,官宦窃柄,扰乱朝纲,牛李党争。勾心斗角,人事纷纭,互相倾轧。李商隐终生关心民生疾苦,在弘农县尉任上,为活狱而不怕得罪上司孙简,不怕丢官,足以显示出他的热血心肠和骨鲠气节,此亦是政治品质之大节。
再说生活品质。李商隐在就婚王氏之前确实有过恋爱经历。他与柳枝、宋华阳都相恋过,而且恋得非常痴情。但当他与王氏结婚之后,对爱情却颇为专一执着,未有窃玉偷香之事。他与妻子的感情很深笃。王氏死后,商隐在梓州幕府时,府主同情他鳏居清苦,要把才貌双佳的年轻乐伎张懿仙赐配给他。当时商隐正值中年,丧妻逾岁,续弦亦在情理之中,但商隐因思念亡妻而婉言谢绝,独居至死。妻亡之后尚能如此钟情自守,妻在之时更无可能轻佻放浪。商隐非轻薄之徒。
至情至性的作品方能打动读者。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热爱生活,关心现实与人生的作家,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可能创作出反映社会主流与本质的至情至性的作品。品格卑污低劣的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格调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
李商隐的诗词、作品
相关资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今昔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