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界品·十
-
尔时,善财童子了知彼婆珊婆演底夜神初发菩提心所生菩萨藏、所发菩萨愿、所净菩萨度、所入菩萨地、所修菩萨行、所行出离道、一切智光海、普救众生心、普遍大悲云、于一切佛刹尽未来际常能出生普贤行愿。
渐次游行,至普德净光夜神所,顶礼其足,绕无数匝,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菩萨云何修行菩萨地?云何出生菩萨地?云何成就菩萨地?”
夜神答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今复问于菩萨地修行、出生及以成就。
“善男子!菩萨成就十法,能圆满菩萨行。何者为十?一者,得清净三昧,常见一切佛;二者,得清净眼,常观一切佛相好庄严;三者,知一切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大海;四者,知等法界无量诸佛法光明海;五者,知一切如来,一一毛孔放等众生数大光明海,利益无量一切众生;六者,见一切如来,一一毛孔出一切宝色光明焰海;七者,于念念中出现一切佛变化海充满法界,究竟一切诸佛境界调伏众生;八者,得佛音声同一切众生言音海,转三世一切佛法錀;九者,知一切佛无边名号海;十者,知一切佛调伏众生不思议自在力。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则能圆满菩萨诸行。
“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寂静禅定乐普游步。普见三世一切诸佛,亦见彼佛清净国土、道场、众会、神通、名号、说法、寿命、言音、身相,种种不同,悉皆明睹而无取著。何以故?知诸如来非去,世趣永灭故;非来,体性无生故;非生,法身平等故;非灭,无有生相故;非实,住如幻法故;非妄,利益众生故;非迁,超过生死故;非坏,性常不变故;一相,言语悉离故;无相,性相本空故。
“善男子!我如是了知一切如来时,于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分明了达,成就增长,思惟观察,坚固庄严,不起一切妄想分别,大悲救护一切众生。一心不动,修习初禅,息一切意业,摄一切众生,智力勇猛,喜心悦豫;修第二禅,思惟一切众生自性,厌离生死;修第三禅,悉能息灭一切众生众苦热恼;修第四禅,增长圆满一切智愿,出生一切诸三昧海,入诸菩萨解脱海门,游戏一切神通,成就一切变化,以清净智普入法界。
“善男子!我修此解脱时,以种种方便成就众生。所谓:于在家放逸众生,令生不净想、可厌想、疲劳想、逼迫想、系缚想、罗刹想、无常想、苦想、无我想、空想、无生想、不自在想、老病死想。自于五欲不生乐著,亦劝众生不著欲乐,唯住法乐,出离于家,入于非家。若有众生住于空闲,我为止息诸恶音声,于静夜时为说深法,与顺行缘,开出家门,示正道路,为作光明,除其闇障,灭其怖畏,赞出家业,叹佛、法、僧及善知识具诸功德,亦叹亲近善知识行。
“复次,善男子!我修解脱时,令诸众生,不生非法贪,不起邪分别,不作诸罪业。若已作者,皆令止息;若未生善法,未修波罗蜜行,未求一切智,未起大慈悲,未造人天业,皆令其生;若已生者,令其增长。我与如是顺道因缘,乃至令成一切智智。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具足普贤所有行愿,了达一切无边法界,常能增长一切善根,照见一切如来智力,住于一切如来境界,恒处生死,心无障碍,疾能满足一切智愿,普能往诣一切世界,悉能观见一切诸佛,遍能听受一切佛法,能破一切众生痴闇,能于生死大夜之中出生一切智慧光明;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去此不远,于菩提场右边,有一夜神,名:喜目观察众生。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尔时,普德净光夜神,欲重宣此解脱义,为善财童子而说颂曰:
“若有信解心,尽见三世佛;彼人眼清净,能入诸佛海。
汝观诸佛身,清净相庄严,一念神通力,法界悉充满。
卢舍那如来,道场成正觉,一切法界中,转于净法錀。
如来知法性,寂灭无有二,清净相严身,遍示诸世间。
佛身不思议,法界悉充满,普现一切刹,一切无不见。
佛身常光明,一切刹尘等,种种清净色,念念遍法界。
如来一毛孔,放不思议光,普照诸群生,令其烦恼灭。
如来一毛孔,出生无尽化,充遍于法界,除灭众生苦。
佛演一妙音,随类皆令解,普雨广大法,使发菩提意。
佛昔修诸行,已曾摄受我,故得见如来,普现一切刹。
诸佛出世间,量等众生数,种种解脱境,非我所能知。
一切诸菩萨,入佛一毛孔,如是妙解脱,非我所能知。
此近有夜神,名喜目观察,汝应往诣彼,问修菩萨行。”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尔时,善财童子敬善知识教,行善知识语,作如是念:“善知识者,难见难遇;见善知识,令心不散乱;见善知识,破障碍山;见善知识,入大悲海救护众生;见善知识,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见善知识,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见善知识,普能睹见十方佛海;见善知识,得见诸佛转于法錀忆持不忘。”作是念已,发意欲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
时,喜目神加善财童子,令知亲近善知识,能生诸善根,增长成熟。所谓: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修助道具;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起勇猛心;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作难坏业;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得难伏力;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入无边方;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久远修行;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办无边业;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行无量道;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得速疾力普诣诸刹;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不离本处遍至十方。
时,善财童子遽发是念:“由亲近善知识,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亲近善知识,能速疾出生诸大愿海;由亲近善知识,能为一切众生,尽未来劫受无边苦;由亲近善知识,能被大一精一进甲,于一微尘中说法声遍法界;由亲近善知识,能速往诣一切方海;由亲近善知识,于一毛道,尽未来劫修菩萨行;由亲近善知识,于念念中行菩萨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亲近善知识,能入三世一切如来自在神力诸庄严道;由亲近善知识,能常遍入诸法界门;由亲近善知识,常缘法界未曾动出,而能遍往十方国土。”
尔时,善财童子发是念已,即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
见彼夜神在于如来众会道场,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于其身上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随其所应,以妙言音而为说法,普摄无量一切众生,皆令欢喜而得利益。所谓:
出无量化身云,充满十方一切世界,说诸菩萨行檀波罗蜜,于一切事皆无恋著,于一切众生普皆施与;其心平等,无有轻慢,内外悉施,难舍能舍。
出等众生数无量化身云,充满法界,普现一切众生之前,说持净戒无有缺犯,修诸苦行皆悉具足,于诸世间无有所依,于诸境界无所爱著,说在生死轮回往返,说诸人天盛衰苦乐,说诸境界皆是不净,说一切法皆是无常,说一切行悉苦无味,令诸世间舍离颠倒,住诸佛境持如来戒。如是演说种种戒行,戒香普熏,令诸众生悉得成熟。
又出等众生数种种身云,说能忍受一切众苦,所谓:割截、捶楚、诃骂、欺辱,其心泰然,不动不乱;于一切行不卑不高,于诸众生不起我慢,于诸法性安住忍受;说菩提心无有穷尽,心无尽故智亦无尽,普断一切众生烦恼;说诸众生卑贱丑陋不具足身,令生厌离;赞诸如来清净妙色无上之身,令生欣乐。如是方便,成熟众生。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说勇猛一精一进,修一切智助道之法;勇猛一精一进,降伏魔怨;勇猛一精一进,发菩提心,不动不退;勇猛一精一进,度一切众生,出生死海;勇猛一精一进,除灭一切恶道诸难;勇猛一精一进,坏无智山;勇猛一精一进,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不生疲厌;勇猛一精一进,受持一切诸佛法錀;勇猛一精一进,坏散一切诸障碍山;勇猛一精一进,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勇猛一精一进,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如是方便,成熟众生。
又出种种无量身云,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心生欢喜,舍离恶意,厌一切欲;为说惭愧,令诸众生藏护诸根;为说无上清净梵行;为说欲界是魔境界,令生恐怖;为现不乐世间欲乐,住于法乐,随其次第,入诸禅定诸三昧乐,令思惟观察,除灭一切所有烦恼;又为演说一切菩萨诸三昧海神力变现自在游戏,令诸众生欢喜适悦,离诸忧怖,其心清净,诸根猛利,爱重于法,修习增长。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为说往诣十方国土,供养诸佛及以师长、真善知识,受持一切诸佛法錀一精一勤不懈;又为演说、称赞一切诸如来海,观察一切诸法门海,显示一切诸法性相,开阐一切诸三昧门,开智慧境界,竭一切众生疑海;示智慧金刚,坏一切众生见山;升智慧日轮,破一切众生痴闇。皆令欢喜,成一切智。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随其所应,以种种言辞而为说法;或说世间神通福力;或说三界皆是可怖,令其不作世间业行,离三界处,出见稠林;或为称赞一切智道,令其超越二乘之地;或为演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令其不著有为、无为;或为演说住于天宫乃至道场,令其欣乐发菩提意。如是方便,教化众生,皆令究竟得一切智。
又出一切世界微尘数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念念中,示普贤菩萨一切行愿;念念中,示清净大愿充满法界;念念中,示严净一切世界海;念念中,示供养一切如来海;念念中,示入一切法门海;念念中,示入一切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海;念念中,示于一切刹尽未来劫清净修行一切智道;念念中,示入如来力;念念中,示入一切三世方便海;念念中,示往一切刹现种种神通变化;念念中,示诸菩萨一切行愿,令一切众生住一切智。如是所作,恒无休息。
又出等一切众生心数身云,普诣一切众生之前,说诸菩萨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无边际力、求一切智不破坏力、无穷尽力、修无上行不退转力、无间断力、于生死法无染著力、能破一切诸魔众力、远离一切烦恼垢力、能破一切业障山力、住一切劫修大悲行无疲倦力、震动一切诸佛国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力、能破一切诸外道力、普于世间转法錀力。以如是等方便成熟,令诸众生至一切智。
又出等一切众生心数无量变化色身云,普诣十方无量世界,随众生心,演说一切菩萨智行。所谓:说入一切众生界海智,说入一切众生心海智,说入一切众生根海智,说入一切众生行海智,说度一切众生未曾失时智,说出一切法界音声智,说念念遍一切法界海智,说念念知一切世界海坏智,说念念知一切世界海成住庄严差别智,说念念自在亲近供养一切如来听受法錀智。示现如是智波罗蜜,令诸众生,皆大欢喜,调畅适悦,其心清净,生决定解,求一切智无有退转。如说菩萨诸波罗蜜成熟众生,如是宣说一切菩萨种种行法而为利益。
复于一一诸毛孔中,出无量种众生身云。所谓:出与色究竟天、善现天、善见天、无热天、无烦天相似身云,出少广、广果、福生、无云天相似身云,出遍净、无量净、少净天相似身云,出光音、无量光、少光天相似身云,出大梵、梵辅、梵众天相似身云,出自在天、化乐天、兜率陀天、须夜摩天、忉利天及其采女、诸天子众相似身云,出提头赖吒乾闼婆王、乾闼婆子、乾闼婆女相似身云,出毗楼勒叉、鸠槃荼王、鸠槃荼子、鸠槃荼女相似身云,出毗楼博叉龙王、龙子、龙女相似身云,出毗沙门夜叉王、夜叉子、夜叉女相似身云,出大树紧那罗王、善慧摩睺罗伽王、大速疾力迦楼罗王、罗睺阿修罗王、阎罗法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云,出诸人王及其子、其女相似身云,出声闻、独觉及诸佛众相似身云,出地神、水神、火神、风神、河神、海神、山神、树神乃至昼、夜、主方神等相似身云。周遍十方,充满法界。
于彼一切众生之前,现种种声。所谓:风轮声、水轮声、火焰声、海潮声、地震声、大山相击声、天城震动声、摩尼相击声、天王声、龙王声、夜叉王声、乾闼婆王声、阿修罗王声、迦楼罗王声、紧那罗王声、摩睺罗伽王声、人王声、梵王声、天女歌咏声、诸天音乐声、摩尼宝王声。
以如是等种种音声,说喜目观察众生夜神从初发心所集功德。所谓:承事一切诸善知识,亲近诸佛,修行善法;行檀波罗蜜,难舍能舍;行尸波罗蜜,弃舍王位、宫殿、眷属,出家学道;行羼提波罗蜜,能忍世间一切苦事,及以菩萨所修苦行、所持正法,皆悉坚固,其心不动,亦能忍受一切众生于己身心恶作恶说,忍一切业皆不失坏,忍一切法生决定解,忍诸法性能谛思惟;行一精一进波罗蜜,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行禅波罗蜜,其禅波罗蜜所有资具、所有修习、所有成就、所有清净、所有起三昧神通、所有入三昧海门,皆悉显示;行般若波罗蜜,其般若波罗蜜所有资具,所有清净、大智慧日、大智慧云、大智慧藏、大智慧门,皆悉显示;行方便波罗蜜,其方便波罗蜜所有资具、所有修行、所有体性、所有理趣、所有清净、所有相应事,皆悉显示;行愿波罗蜜,其愿波罗蜜所有体性、所有成就、所有修习、所有相应事,皆悉显示;行力波罗蜜,其力波罗蜜所有资具、所有因缘、所有理趣、所有演说、所有相应事,皆悉显示;行智波罗蜜,其智波罗蜜所有资具、所有体性、所有成就、所有清净、所有处所、所有增长、所有深入、所有光明、所有显示、所有理趣、所有相应事、所有简择、所有行相、所有相应法,所有所摄法、所知法、所知业、所知刹、所知劫、所知世、所知佛出现、所知佛、所知菩萨,所知菩萨心、菩萨位、菩萨资具、菩萨发趣、菩萨回向、菩萨大愿、菩萨法錀、菩萨简择法、菩萨法海、菩萨法门海、菩萨法旋流、菩萨法理趣,如是等智波罗蜜相应境界,皆悉显示,成熟众生。
又说此神从初发心所集功德相续次第;所习善根相续次第;所修无量诸波罗蜜相续次第;死此生彼及其名号相续次第;亲近善友,承事诸佛,受持正法,修菩萨行,入诸三昧,以三昧力,普见诸佛,普见诸刹,普知诸劫,深入法界,观察众生,入法界海,知诸众生死此生彼,得净天耳闻一切声,得净天眼见一切色,得他心智知众生心,得宿住智知前际事,得无依无作神足智通自在游行遍十方刹,如是所有相续次第;得菩萨解脱,入菩萨解脱海,得菩萨自在,得菩萨勇猛,得菩萨游步,住菩萨想,入菩萨道,如是一切所有功德相续次第。皆悉演说,分别显示,成熟众生。
如是说时,于念念中,十方各严净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国土,度脱无量恶趣众生,令无量众生生天人中富贵自在,令无量众生出生死海,令无量众生安住声闻、辟支佛地,令无量众生住如来地。
尔时,善财童子见闻如上所现一切诸希有事,念念观察,思惟解了,深入安住,承佛威力及解脱力,则得菩萨不思议大势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脱。何以故?与喜目夜神于往昔时同修行故,如来神力所加持故,不思议善根所佑助故,得菩萨诸根故,生如来种中故,得善友力所摄受故,受诸如来所护念故,毗卢遮那如来曾所化故,彼分善根已成熟故,堪修普贤菩萨行故。
尔时,善财童子得此解脱已,心生欢喜,合掌向喜目观察众生夜神,以偈赞曰:
“无量无数劫,学佛甚深法,随其所应化,显现妙色身。
了知诸众生,沉迷婴妄想,种种身皆现,随应悉调伏。
法身恒寂静,清净无二相,为化众生故,示现种种形。
于诸蕴界处,未曾有所著,示行及色身,调伏一切众。
不著内外法,已度生死海,而现种种身,住于诸有界。
远离诸分别,戏论所不动,为著妄想者,弘宣十力法。
一心住三昧,无量劫不动,毛孔出化云,供养十方佛。
得佛方便力,念念无边际,示现种种身,普摄诸群生。
了知诸有海,种种业庄严,为说无碍法,令其悉清净。
色身妙无比,清净如普贤,随诸众生心,示现世间相。”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白言:“天神!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几时耶?得此解脱,身已久如?”
尔时,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以颂答曰:
“我念过去世,过于刹尘劫,刹号摩尼光,劫名寂静音。
百万那由他,俱胝四天下,其王数亦尔,各各自临驭。
中有一王都,号曰香幢宝,庄严最殊妙,见者皆欣悦。
中有转轮王,其身甚微妙,三十二种相,随好以庄严;
莲华中化生,金色光明身,腾空照远近,普及阎浮界。
其王有千子,勇猛身端正;臣佐满一亿,智慧善方便;
嫔御有十亿,颜容状天女,利益调柔意,慈心给侍王。
其王以法化,普及四天下,轮围大地中,一切皆丰盛。
我时为宝女,具足梵音声,身出金色光,照及千由旬。
日光既已没,音乐咸寂然,大王及侍御,一切皆安寝。
彼时德海佛,出兴于世间,显现神通力,充满十方界;
放大光明海,一切刹尘数,种种自在身,遍满于十方。
地震出妙音,普告佛兴世;天人龙神众,一切皆欢喜。
一一毛孔中,出佛化身海,十方皆遍满,随应说妙法。
我时于梦中,见佛诸神变,亦闻深妙法,心生大欢喜。
一万主夜神,共在空中住,赞叹佛兴世,同时觉悟我:
‘贤慧汝应起,佛已现汝国,劫海难值遇,见者得清净。’
我时便寐寤,即睹清净光。观此从何来?见佛树王下,
诸相庄严体,犹如宝山王;一切毛孔中,放大光明海。
见已心欢喜,便生此念言:‘愿我得如佛,广大神通力。’
我时寻觉寤,大王并眷属,令见佛光明,一切皆欣庆。
我时与大王,骑从千万亿,众生亦无量,俱行诣佛所。
我于二万岁,供养彼如来,七宝四天下,一切皆奉施。
时彼如来说,功德普云经,普应群生心,庄严诸愿海。
夜神觉悟我,令我得利益,我愿作是身,觉诸放逸者。
我从此初发,最上菩提愿,往来诸有中,其心无忘失。
从此后供养,十亿那由佛,恒受人天乐,饶益诸群生。
初佛功德海;第二功德灯;第三妙宝幢;第四虚空智;
第五莲华藏;第六无碍慧;第七法月王;第八智灯轮;
第九两足尊,宝焰山灯王;第十调御师,三世华光音。
如是等诸佛,我悉曾供养,然未得慧眼,入于解脱海。
从此次第有,一切宝光刹,其劫名天胜,五百佛兴世。
最初月光轮;第二名日灯;第三名光幢;第四宝须弥;
第五名华焰;第六号灯海;第七炽然佛;第八天藏佛;
九光明王幢;十普智光王。
如是等诸佛,我悉曾供养,尚于诸法中,无而计为有。
从此复有劫,名曰梵光明;世界莲华灯,庄严极殊妙。
彼有无量佛,一一无量众,我悉曾供养,尊重听闻法。
初宝须弥佛;二功德海佛;三法界音佛;四法震雷佛;
五名法幢佛;六名地光佛;七名法力光;八名虚空觉;
第九须弥光;第十功德云。
如是等如来,我悉曾供养,未能明了法,而入诸佛海。
次后复有劫,名为功德月;尔时有世界,其名功德幢。
彼中有诸佛,八十那由他,我皆以妙供,深心而敬奉。
初乾闼婆王;二名大树王;三功德须弥;第四宝眼佛;
第五卢舍那;第六光庄严;第七法海佛;第八光胜佛;
九名贤胜佛;第十法王佛。
如是等诸佛,我悉曾供养,然未得深智,入于诸法海。
此后复有劫,名为寂静慧,刹号金刚宝,庄严悉殊妙。
于中有千佛,次第而出兴,众生少烦恼,众会悉清净。
初金刚脐佛;二无碍力佛;三名法界影;四号十方灯;
第五名悲光;第六名戒海;第七忍灯轮;第八法錀光;
九名光庄严;十名寂静光。
如是等诸佛,我悉曾供养,犹未能深悟,如空清净法。
游行一切刹,于彼修诸行。
次第复有劫,名为善出现,刹号香灯云,净秽所共成。
亿佛于中现,庄严刹及劫,所说种种法,我皆能忆持。
初名广称佛;次名法海佛;三名自在王;四名功德云;
第五法胜佛;第六天冠佛;第七智焰佛;第八虚空音;
第九两足尊,名普生殊胜;第十无上士,眉间胜光明。
如是一切佛,我悉曾供养,然犹未能净,离诸障碍道。
次第复有劫,名集坚固王,刹号宝幢王,一切善分布。
有五百诸佛,于中而出现;我恭敬供养,求无碍解脱。
最初功德轮;其次寂静音;次名功德海;次名日光王;
第五功德王;第六须弥相;次名法自在;次佛功德王;
第九福须弥;第十光明王。
如是等诸佛,我悉曾供养,所有清净道,普入尽无余,
然于所入门,未能成就忍。
次第复有劫,名为妙胜主,刹号寂静音,众生烦恼薄。
于中有佛现,八十那由他;我悉曾供养,修行最胜道。
初佛名华聚;次佛名海藏;次名功德生;次号天王髻;
第五摩尼藏;第六真金山;第七宝聚尊;第八法幢佛;
第九名胜财;第十名智慧。
此十为上首,供养无不尽。
次第复有劫,名曰千功德;尔时有世界,号善化幢灯;
六十亿那由,诸佛兴于世。
最初寂静幢;其次奢摩他;第三百灯王;第四寂静光;
第五云密陰;第六日大明;七号法灯光;八名殊胜焰;
九名天胜藏;十名大吼音。
如是等诸佛,我悉常供养,未得清净忍,深入诸法海。
次第复有劫,名无著庄严;尔时有世界,名曰无边光;
中有三十六,那由他佛现。
初功德须弥;第二虚空心;第三具庄严;第四法雷音;
第五法界声;第六妙音云;第七照十方;第八法海音;
第九功德海;第十功德幢。
如是等诸佛,我悉曾供养。
次有佛出现,名为功德幢;我为月面天,供养人中主。
时佛为我说,无依妙法门;我闻专念持,出生诸愿海。
我得清净眼,寂灭定总持,能于念念中,悉见诸佛海。
我得大悲藏,普明方便眼,增长菩提心,成就如来力。
见众生颠倒,执常乐我净,愚痴暗所覆,妄想起烦恼。
行止见稠林,往来贪欲海,集于诸恶趣,无量种种业。
一切诸趣中,随业而受身,生老死众患,无量苦逼迫。
为彼众生故,我发无上心,愿得如十方,一切十力尊。
缘佛及众生,起于大愿云,从是修功德,趣入方便道。
愿云悉弥覆,普入一切道,具足波罗蜜,充满于法界。
速入于诸地,三世方便海,一念修诸佛,一切无碍行。
佛子我尔时,得入普贤道,了知十法界,一切差别门。“善男子!于汝意云何,彼时转轮圣王,名:十方主,能绍隆佛种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童子是也!尔时夜神觉悟我者,普贤菩萨之所化耳!我于尔时为王宝女,蒙彼夜神觉悟于我,令我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从是来,经佛刹微尘数劫,不堕恶趣,常生人、天,于一切处常见诸佛,乃至于妙灯功德幢佛所,得此大势力普喜幢菩萨解脱,以此解脱如是利益一切众生。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势力普喜幢解脱门。如诸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普诣一切诸如来所,疾能趣入一切智海;于念念中,以发趣门,入于一切诸大愿海;于念念中,以愿海门,尽未来劫,念念出生一切诸行。一一行中出生一切刹微尘数身,一一身普入一切法界门;一一法界门,一切佛刹中,随众生心说诸妙行。一切刹一一尘中,悉见无边诸如来海;一一如来所,悉见遍法界诸佛神通;一一如来所,悉见往劫修菩萨行;一一如来所,受持守护所有法錀;一一如来所,悉见三世一切如来诸神变海。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众会中,有一夜神,名:普救众生妙德。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入菩萨行、净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上一篇:入法界品·九 下一篇:入法界品·十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今昔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四库全书
- 「论语」
- 「周易」
- 「冰鉴」
- 「素书」
- 「明史」
- 「孝经」
- 「史记」
- 「周礼」
- 「尚书」
- 「左传」
- 「茶经」
- 「元史」
- 「礼记」
- 「心经」
- 「论衡」
- 「宋史」
- 「易传」
- 「晋书」
- 「六韬」
- 「汉书」
- 「华严经」
- 「镜花缘」
- 「罗织经」
- 「公羊传」
- 「传习录」
- 「太玄经」
- 「抱朴子」
- 「孽海花」
- 「阴符经」
- 「圆觉经」
- 「千金方」
- 「楞伽经」
- 「黄庭经」
- 「法华经」
- 「战国策」
- 「三国志」
- 「水经注」
- 「旧唐书」
- 「百家姓」
- 「伤寒论」
- 「商君书」
- 「红楼梦」
- 「水浒传」
- 「三字经」
- 「北齐书」
- 「山海经」
- 「新唐书」
- 「淮南子」
- 「搜神记」
- 「西游记」
- 「后汉书」
- 「千字文」
- 「金刚经」
- 「地藏经」
- 「弟子规」
- 「菜根谭」
- 「大唐西域记」
- 「神农本草经」
- 「徐霞客游记」
- 「声律启蒙」
- 「贞观政要」
- 「随园诗话」
- 「文心雕龙」
- 「濒湖脉学」
- 「朱子家训」
- 「幼学琼林」
- 「孙子兵法」
- 「老残游记」
- 「孔子家语」
- 「吕氏春秋」
- 「容斋随笔」
- 「聊斋志异」
- 「围炉夜话」
- 「笑林广记」
- 「资治通鉴」
- 「三侠五义」
- 「太平广记」
- 「颜氏家训」
- 「天工开物」
- 「世说新语」
- 「无量寿经」
- 「剪灯新话」
- 「醒世恒言」
- 「警世通言」
- 「小窗幽记」
- 「了凡四训」
- 「本草纲目」
- 「三十六计」
- 「陶庵梦忆」
- 「孙膑兵法」
- 「隋唐演义」
- 「封神演义」
- 「增广贤文」
- 「黄帝内经」
- 「三国演义」
- 「儒林外史」
- 「六祖坛经」
- 「梦溪笔谈」
古代诗人
- 「杜牧」
- 「李白」
- 「苏轼」
- 「杜甫」
- 「荀子」
- 「王维」
- 「李清照」
- 「白居易」
- 「李商隐」
- 「屈原」
- 「辛弃疾」
- 「孟浩然」
- 「陶渊明」
- 「曹操」
- 「王安石」
- 「苏洵」
- 「骆宾王」
- 「岑参」
- 「陆游」
- 「高适」
- 「贾岛」
- 「孟郊」
- 「李煜」
- 「秋瑾」
- 「曹丕」
- 「袁枚」
- 「刘邦」
- 「鲍照」
- 「韩愈」
- 「曹植」
- 「元稹」
- 「刘彻」
- 「孔融」
- 「苏辙」
- 「王勃」
- 「曾巩」
- 「王冕」
- 「王建」
- 「刘长卿」
- 「晏殊」
- 「唐寅」
- 「姜夔」
- 「秦观」
- 「柳永」
- 「解缙」
- 「李贺」
- 「杨慎」
- 「白朴」
- 「徐渭」
- 「纳兰性德」
- 「关汉卿」
- 「范成大」
- 「刘禹锡」
- 「马致远」
- 「徐祯卿」
- 「贺知章」
- 「欧阳修」
- 「柳宗元」
- 「顾炎武」
- 「苏曼殊」
- 「黄遵宪」
- 「龚自珍」
- 「谢灵运」
- 「武则天」
- 「黄庭坚」
- 「晏几道」
- 「杨万里」
- 「元好问」
- 「李世民」
- 「曾国藩」
- 「王昌龄」
- 「范仲淹」
- 「韦应物」
- 「温庭筠」
- 「钱谦益」
- 「陈子昂」
- 「文征明」
- 「祝允明」
- 「文天祥」
- 「周邦彦」